刘小雨(右三)正在给中小学生科普文物修复方面的知识。受访者供图

  刘能风正在雕刻石雕。受访者供图

  一位老者正在虔诚地参拜,他面前是一尊金光熠熠的千手观音。这是最近海内外大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一个场景。该场景设计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这尊造像已历经800多年的岁月,曾一度“生病”而变得满目疮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修复师耗时8年,对千手观音进行精心修复,2015年,它终于在世人面前焕发昔日容颜。

  这只是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案例。近年来,不少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对大足石刻青睐有加,文物修复师、文物研究者的工作也更多地被人们了解,他们代代传承,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里的文化瑰宝。大足石刻文物医院的青年“文物医生”、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馆员刘小雨和同事们一起持续开展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从事大足石刻保护工作5年的刘小雨觉得,“文物医生”要心细、手巧、耐得住寂寞,其中耐得住寂寞尤为重要,“心底不热爱,坐不了冷板凳,是做不好文物修复的”。

  工作中,刘小雨经常“面壁”。从大足石刻表面的细微变化中,探寻着伤病痕迹。“文物不是冷冰冰的石头,需要倾注所有情感去研究它、守护它,我有责任‘治疗’文物的伤病,让它的‘生命’尽可能地延续。”他说。

  大足石刻作为南方潮湿环境下的大型室外文化遗产,长期面临着水害、风化、生物病害等多种病害威胁。在与这些病害抗争的过程中,刘小雨和同事们吃了不少苦。

  “在对文峰塔进行专项保养维护的时候,我们需要站在十几米高的高脚架上。当时是冬春之交,身处山顶,大风呼啸时身体会不自觉地摇晃,但进行维护的手必须保持稳定,以确保文物安全并实现精准‘治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足够的韧劲和定力。”除了要高空作业,刘小雨和同事们在室外工作时,夏天挥汗如雨、冬天脚趾僵硬都是常事,还需要克服冻疮、蚊虫叮咬、化学试剂过敏等身体上的折磨。

  由于一些修复现场操作空间有限,他们不得不保持或站、或蹲、或躺的一个姿势工作一整天,近距离用注射器进行加固操作或用手术刀对造像的各处细节进行修复。“一天下来,眼睛连稍远一点的物品都看不见了。有时忙活一天,也清理不完巴掌大的一小块病害。”刘小雨说,“虽然工作辛苦,但看到文物逐渐‘恢复健康’,心里就特别开心。”

  在参与大足石刻保护的这几年里,刘小雨在前辈们的指导下,接受各类培训,已基本熟悉了大足石刻文物保护修复的操作流程。他也感悟到,“敬畏心、爱心、细心”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共有的特质,“做文物修复的人在长期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专注、平静”。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科技正在为文物病害诊断、治疗等各个环节赋能。刘小雨介绍,“我们利用大足石刻文物医院的便携式无损检测设备,可以把文物‘病灶’查得更精准更快速。如红外热成像仪能够通过测定造像表面的温度分布特点快速探测出其水害分布情况,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伤痕’,红外热成像仪可以‘看出来’;利用回弹仪、超声波检测仪等仪器,可以测定大足石刻的风化程度……”在科技赋能下,每一位“文物医生”,多了双“眼睛”和“手”,文物保护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如何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是大足石刻的“守护者”们在共同思考的问题。在从事石雕工作已40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足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刘能风看来,提高技艺水平,坚持创作大足石雕新作品,让传统石雕技艺传承和文物活化利用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破题的关键。

  刘能风的家,是大足北山石刻所在地。他从小与这些精美的石刻打交道,每一龛石刻的位置、每一尊造像的特征,都深深印在他脑海里。起初,他自学石雕雕刻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在日积月累的创作中,他逐渐“迷”上了石雕艺术。为了提升技艺,刘能风四处拜师学艺,只要听说谁雕刻技术好,他就去请教,观摩别人如何选材、用刀、造型。有时虽然和老师素不相识,但他凭着一股学习的热情,坚持登门拜访,虚心求教,渐渐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千年传承过程中,重庆大足产生了一大批雕刻工匠,随着城市雕塑、室内点缀、环境雕塑艺术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大足石刻、石雕工匠知名度不断提升,他们因吃苦耐劳、技艺精湛被业界称为“大足雕客”。作为“大足雕客”中的佼佼者,刘能风坚信,一枝独秀不是春。持续精进技艺的同时,他付出很大心血来传徒授艺,培养更多的“大足雕客”。“我带过差不多300个徒弟,个个都是能工巧匠,至少有3人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能风自豪地说,由他带出的徒弟又带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从事石雕工作。

  看着一件件自己参与保护修复的文物重新展示在公众面前,看着大足石雕艺术品进入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刘小雨和刘能风,以及更多的文物守护者、技艺传承者们,仿佛看到了历史与现代在“隔空对话”。“‘择一事终一生’,保护好文物,看着文物‘活起来’‘火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发展,不就是这个职业的意义吗?”刘小雨笑着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牟昊琨 杨月 实习生 田麓加 邱昱菡 陈思贝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文物医生”为千年石刻“疗伤”
责任编辑:高秀木